一、前言
ARCS動機模式是凱勒(J. Keller)於1983年,以其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系統化設計模式為基礎,整合動機理論與相關理論所提出的提出。其認為傳統以來的教學設計對學習者學習動機的關注太少,任何一種教學設計所發展出來的教材,若無法引起學習者的興趣或專注,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。因此,Keller期望ARCS動機模式能提供教育工作者針對學生動機需求,確認與了解教學的設計策略,以激發學習動機,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與表現。
二、ARCS模式的要素
(一)引起注意(Attention)─吸引學生的興趣和刺激學生的好奇心。
(二)切身相關(Relevance)─滿足學生個人的需求和目標,使他產生積極學習態度。
(三)建立信心(Confidence)─幫助學生建立起能成功的信心,相信自己有掌握是否能完成他的能力。
(四)感到滿足(Satisfaction)─學生能因著成就而得到內在和外在的鼓勵和報償。
三、ARCS模式的教學策略
(一)引起注意
1.提供變化性
2.激發求知需求
3.擅用詢問技巧
(二)切身相關
1.聯結熟悉事物
2.學習目標為主
3.配合學生特性
(三)建立信心
1.明定成功的標準及期待
2.提供自我掌控的機會
3.提供成功的機會
(四)感到滿足
1.提供一顯身手的機會
2.圖公回饋與報償
3.維持公平性與對等轉移
四、ARCS模式的特色
(一)注意動機、情意的激發。
(二)能配合其他的教學理論或教學設計步驟合併運用。
(三)不僅著眼於教學效果的提升,還特別重視學習的趣味性,藉著一連串的策略,強化維持學習者的興趣,以達到學習效果的目的。